top of page

吳凱:尚都風雲,華人之光:回顧上海及華人在美奮鬥史

  • snowbirdus
  • Jun 12
  • 5 min read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向本次會議的籌辦者許權榮先生致以誠摯的謝意。感謝他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做了大量周密的準備工作,才促成了今天這場意義非凡的盛會。

我是美國上海總商會的共同主席,同時也是美國上海聯誼會的會長。今天,受許會長的委託,我就「上海人在美國華人歷史中的回顧」這一主題,與大家分享一些淺見。

一、歷史的回響:早期交流的先聲

明年,美利堅合眾國即將迎來建國250週年。在這近兩個半世紀的漫長歲月裡,中美之間的交流從未間斷。若追根溯源,早在200多年前,華夏兒女便遠渡重洋,來到這片土地上開採金礦、修築鐵路,為美國的早期建設灑下了辛勤的汗水。

而我們所熟悉的上海,其真正的開埠與現代化進程,也與這段歷史緊密相連。1875年,晚清重臣李鴻章在考察美國後,高瞻遠矚地向清政府建議:務必選派8至10歲的聰慧孩童赴美留學,讓他們從小學習英文與西方先進技術。正是在這一倡議下,包括詹天佑、容閎在內的50多名少年英才得以赴美求學,成為最早一批接受系統西式教育的中國棟樑。

隨著貿易的繁榮,上海的國際化步伐日益加快。美國人開設的上海第一家西藥房「Shanghai Dispensary」開業了;1874年,亨得利鐘錶行落戶上海;1886年,專營美國貨的「協豐行」也應運而生。在這些貿易發展的帶動下,上海的商人群體——其中融合了大量獨具慧眼的廣東商人和精明能幹的寧波商人——逐漸從單純的進口轉向了出口。最初的產品或許是草帽、藤製品等初級手工品,但到了1934年,僅「冰藤」一項,年產量便高達2萬噸,其中一半用於出口,足見其蓬勃之勢。

二、群星閃耀:知識與實業的豐碑

進入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再次向美國派出一批傑出的留學生,其中不乏李政道、吳健雄、錢三強、錢學森等日後享譽世界的科學巨匠。祖籍上海的李政道先生與楊振寧先生共同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而偉大的科學家吳健雄女士,則用嚴謹的實驗物理學,為他們的理論提供了堅實的證明。

這些歷史事實印證了一條清晰的發展軌跡:「以貿易為先導,以金融為肌體,以航運為紐帶,以工業為基礎。」正是這一模式,催生了大量金融、航運和貿易人才,他們為中美兩國的共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此,我想分享幾個我們身邊真實而動人的故事:

  • 航運巨子與慈善大家——趙錫成博士。 他從上海到台灣,再到美國,白手起家,在短短數十年間建立了卓越的航運王國。成功之後,他心繫故土,早在80年代便捐資修繕上海的道路。2016年,他更是慷慨解囊,向上海交通大學和哈佛大學捐贈了4000萬美元,其中3500萬美元在哈佛大學建立了「趙朱木蘭中心」,另外500萬美元則作為獎學金,資助包括亞裔在內的優秀學子。

  • 地產精英與文化使者——朱其克先生。 我們商會的前董事局主席朱其克先生,出生於上海,成長於香港,後赴美發展。他在知名的地產開發集團Silverstein Properties擔任副總裁,作為集團最為信賴的運營管理者之一,他親手策劃和主導了紐約世貿中心1號、3號、4號及7號樓的投標與運營。尤其是在「9·11」事件後,7號樓的重建工作僅用六年時間便高效完成,這背後凝聚著朱先生的無數心血。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他還成立了「梨園社」,將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國粹京劇藝術帶到美國,讓更多人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民生行業的開拓者們。 我們商會的前主席胡國琳先生,於1971年在紐約開辦了第一家華人超市。隨後,王行仁先生的「湖南人」餐廳,以及大批寧波和上海籍大廚開設的「大四川」、「456」等餐廳,在尼克森總統訪華後,順應中餐熱潮,極大地豐富了紐約的餐飲文化。其中,坐落於聯合國斜對面的「永樂園」,一度成為季辛吉博士等政要名流經常光顧的場所。

三、新時代的傳承:健康與科技領域的華人力量

在這些閃光的人物中,我必須特別提到我們今天的東道主——許權榮先生。作為服裝業的翹楚,他在改革開放後敏銳地向上海市政府提出一個問題:「紐約有成熟的時尚產業,為何上海沒有?」當時,政府部門設有各種工業局、外貿公司,卻從未有過「時尚產業」的概念。正是源於許先生的倡議和不懈推動,上海市政府採納了他的遠見。如今,上海的時尚產業產值已高達6000億人民幣。從無到有,再到如此輝煌的成就,許先生的創見(Idea)功不可沒。

而今天,許先生再次展現了他的前瞻性,將目光的「開關」撥向了「人類健康3.0」這一前沿領域。

談及健康領域,在紐約各大醫院中,許多科室主任都是我們的華人精英。據我所知,曼哈頓一位頂尖的心臟病專科醫生,就是一位來自上海的女專家,她經常受邀到世界各地發表學術演講。在華盛頓,也有一位我們朋友的兒子,是美國官方認證的老年癡呆症研究領域的首席科學家,致力於新藥和新療法的開發。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並延伸至文化、藝術和教育等各個角落:

  • 我們三江公所曾為一位在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的小提琴碩士提供獎學金。這位天才少年,10歲前便在中國獲得小提琴「十連冠」,10歲進入茱莉亞音樂學院預科,一路讀完碩士。如今,他已作為「海歸」精英,被蘇州大學聘為副教授。

  • 我們公所的醫學顧問陸永寶先生的兒子,在美國學成後,投身於前沿的防癌研究。他現在是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的常務副院長——全世界最頂尖的質子治療設備僅有三台,分別位於德國、美國和上海。如今,為了在中國更廣泛地推廣這一尖端技術,他又擔任了廣東順德質子醫院籌備組的組長,負責建立全新的治療中心。

四、結語:匯聚力量,共創未來

女士們,先生們,我今天所列舉的,只是無數在美華人奮鬥史中的滄海一粟。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先輩,到今天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的精英,我們華人的故事,是一部關於堅韌、智慧與貢獻的壯麗史詩

通過今天這場大會,我深切地感受到,我們應當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動員所有相關領域的人才。紐約匯聚了世界頂尖的智慧,其中蘊藏著巨大的華人力量。讓我們攜起手來,將「人類健康3.0」的宏偉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謝謝大家!


發言人:吳凱

Recent Posts

See All
人類健康3.0宣言

2025,5,21 New York 我們正站在一個深刻變革的時代門檻,見證著「 人類健康長壽3.0時代 」的曙光。這不僅僅是生命長度的延伸,更是生命品質的飛躍,它宣告著我們對健康、疾病與衰老的認知正在發生根本性轉變。人類追求健康長壽的夢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化為現實。...

 
 
 

ความคิดเห็น


ABOUT US >

東方文藝復興全球聯盟(英文名:The Oriental Renaissance Alliance), 係註冊在美國紐約州的公益組織,註冊時期為2015年元月6日,它的宗旨:挖掘東方古老的智慧,為人類的文明服務,提倡和平與發展,為世界大同奉獻力量。

The Oriental Renaissance Alliance is a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 registered in the State of New York, USA. Its registration date is January 6, 2015. Its mission is to explore the ancient wisdom of the East to serve human civilization, advocate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e to world harmony.

CONTACT >

T: 212-845-9470

E: safctoffice@gmail.com

bottom of page